随着电视剧《哈儿师长》的走红,哈儿师长的原型范绍增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。有关他的逸闻轶事,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,为大家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。范绍增,绰号范哈儿,是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,国民党抗日将领。我父亲黄开富,四川渠县人,与范绍增交往长达半个世纪,直到文革前夕,仍有书信往来。父亲知道很多关于范绍增的事情,晚年时经常向我们讲起,其中有一个关于他嫁小妾的龙门阵尤其令我记忆犹新。
父亲是这样讲述的:
这年放暑假前夕,我被范绍增招至他所在的成都科甲巷居住地。他对我说:开富,今年暑假就在成都过,不要回老家了。
未等我开口,他又说:七月初七,天上牛郎会织女。我要在这天请客。
范绍增绿林发迹,豪爽义气、办事果断,特别重信用。他见我茫然不知所措,忙说:吃肉未必你还没有牙巴?就这样,莫推三阻四。
我被他的江湖语言逗笑了,点头应允。
离开时,范绍增跛着腿送我至门口,又嘱咐我说:帮我找家叫得响的大馆子。绥定府各县不走的年轻娃儿,愿意来打牙祭的,都给我约起来。
返回路上,我先去祠堂街的努力餐订席。努力餐是中共川康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所开,以该餐馆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,努力餐在当时可是四川省有名的饭店。之后,我又通知旅蓉绥属同学会,代范绍增邀请学生去参加宴会。
到了农历七月初七的夜间,努力餐灯火辉煌,座无虚席,我还请来了从达县到成都工作的报人吴秋影先生助兴。举目四望,客人除了学生外,都是跟随范绍增起家的难兄难弟。
范绍增白绸汗褂,手摇折扇,满面春风,上位高坐。一老妪穿戴整齐,端正地坐在他一旁,另一旁则坐着一位楚楚动人的sf。
我经常出入范绍增府上,见过那老妪和sf,她们是母女,林姓。范绍增曾亲自对我讲过,他在1933年,奉命出川围剿饮马长江的鄂东红军。在宜昌下游仙桃镇经历一场激战,部队溃散,他的腿部中弹,逃命到一破庙内。一老妪正在庙子院坝里洗衣服,见他受伤急忙解围裙帮他包扎伤口,又急忙扶持他爬至檐柱顶,用一床刚洗好的大被单晾晒在檐柱前,挡住他的身影。红军搜捕两次,都没发现,范绍增因此逃过一劫。范绍增为了报答老妪的救命之恩,将她们孤苦伶仃、相依度日的母女带回四川供养。后来,范绍增的腿伤虽然好了,却落下残疾,走路一颠一簸的。经人作伐,范绍增收林家女儿做了小妾,视老妪为长辈。当时,达官显贵妻妾成群,人们也都见惯不怪。
酒过三巡,范绍增叫了声陈副官,只见邻桌一英俊青年应声而起,恭敬肃立。陈副官名陈云卿,渠县三汇镇人,毕业于渠县中学,文思敏捷、稔熟笔墨,被范绍增看中,礼聘入其帐下,专司公文电稿之类的事务,渐成心腹,常出入范宅内室。戎马年年,陈副官一直没有娶妻。
接着,范绍增转头又叫了声林姑娘,依他而坐的sf微微一愣,马上侧身提壶斟酒,并轻声应道:师长。
范绍增猛然将林姑娘斟满的酒杯端起,站立中堂,对陈云卿和林姑娘问道:你们晓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?
全场默然。
范绍增未等回答,接着说:天河上鸦鹊搭桥,牛郎和织女相爱一夜啰。
突然,与范绍增同桌的贴心保镖善某,一掌击下,厉声喝道:来人,把这--夫--妇绑了!
陈与林吓得面如土色,慌忙双双跪地,连呼师长饶命。老妪见状也泪如泉涌,随即下跪,泣不成声:求、求